2014年1月24日 星期五

中文科又課改?

中文科又快進行課改了。

翻查資料,中文科課改不是甚麼新鮮事。92年以前的中學會考,分開共同課文(文言文+語體文)和甲(文言文)(語體文)組課文,共同課文必考,甲乙課文二選一。到93年開始,整合增刪所有課文成為26(32)範文,連同閱䢱理解成為卷二,卷一則為作文及語文運用。到07年,配合水平參照的評核模式,取消所有範文,由讀寫聽說(被戲稱為奪命四式)和綜合五份試卷,加上校本評核的方式取代,並直接過渡至現今的文憑試。(謝謝維基百科,身為理科人真的不太了解)

我活在卷一卷二那個階段,當年學習中文時,老師花了大部份時間講解課文內容,時而會給我們一些例題作參考──一大堆已經透徹分析好,鉅細無遺地展示出如何作答方能取分的例題。文言文的課會附上大量的注解,著力解釋一些通用詞彙的用法、詞性等,少不了當然是背默有關課文,長的篇章分幾次,短的詩詞則一次完成。

相對而言,比較考驗文字技巧的作文和閱讀理解,佔總教學時間卻少得多了,有時一週一篇,但多是一月兩三次。身邊的同學上這些課節時,總愛拿出其他書本看──不是打發時間的那些,是那些以往叫精讀,現在叫天書的東西,內裡都是那26課範文的精要和深入的闡釋,加上大量額外例題示範,堪為取分之匙。

我是走技術流的,最討厭背誦東西,堅信明白了課文內容,融會貫通後知識便可對答自如。「背o左照答有分喎,起碼有o的分打底呀!」「個個咁背o家啦,唔背咪好蝕?」「有得背o黎攞分都唔背?我先無咁笨。」……一聲聲同學的意見都與自己大有不同,誰醉誰醒?

會考成績揭盅,一如所料卷一成功奪A,卷二卻大敗,平常都不求甚解,只懂背誦答案的一眾同學卷二大都比自己好得多……

所以當會考中文科宣佈改作取消範文,以教授技巧為主後,已為人師的自己甚為高興。那時候的改革,除了因配合水平參照和過渡至文憑試外,還強調了這能避免了積習多年的過度背誦,回歸學習語文的基本賞析和運用能力。看來是理念不錯的,但在校內實行時看到的,是理念外意想不到的影響。

老師們不再依靠範文,將教學重心轉移到運用技巧,當中的適應期自然不在話下。按老師們的回應,這方法令一篇原可教授多個技巧的範文,因要抽取單一技巧教授而變得零碎,不完整之餘也令學生缺乏動力深入閱讀,細味文章要旨,理由正是「反正不考,多讀無謂」的心態。不去主動鑽研,進步又何來?老師們都在拉牛上樹。

除教學上的問題外,工作量大增更加致命。日常上課等常務外,語文科老師的批改工作甚多是遠近聞名的。眼看公開試班的老師們,平日的功課量有所增加,早已叫苦連天,七時已回校,七時也未必能離校(當然我們平日也是放下一句加油便揚長而去)。到測驗考試的時段,需批改的試卷由兩份大增一倍至四份,剩下的說話能力監考動輒兩三個小時,而這些時段,其他老師可能已改好試卷,提早輕鬆地離開學校了。糟,還有平日要跟進的校本評核……

「前世𣪩o左人,今世教語文」是他們口中最常出現的自嘲。

學生們呢?考卷多了,練習數量自然大增,而無論是否用功讀書,這都是一種苦差。努力學習的,生怕少做了練習,但面對多科的課業壓力,上課前做、上課時做、下課後做、回家繼續做,沒完沒了,最後加上溫習,深夜才就寢。下一天上課時面對課文,一者集中不了,二者學習時缺乏方向,過往還能背一下嘛,現在可以靠甚麼安心取分?

對學習興趣不大的更糟,學習中文沒有焦點,每每問起只懂重覆一些技術性名詞,功課又不懂得做,交不上又會被罰這罰那,便只得抄,結果到考試時全數現形。當然這境況不單是中文科獨有,但中文科畢竟身為主科,不可改棄,如此一改下,豈不令所有人都百上加斤?

負責決定這些大政策的官員和學者們,大都是站在雲端思考的,他們有多少個有比較實際、比較「落地」的學校工作,甚至教學經驗?他們總是會說已經諮詢了前線教師的意見,但從千禧年起的教改開始,一連串的政策轉變再轉變,不見得反映出前線教師們的聲音。教學語言從二分到微調,班師比和班生比的調整與不調整,學生人口下降帶來的教師編制凍結或削減……有哪個政策真正聆聽過老師們的意見?實行小班教學能提升學生學習質素、減輕教師工作量、增加年輕教師就業機會是常識吧?業界聲音也很明顯,就是不去聽取和實行。

最好,他們嘗試到band 3學校任教一個星期,他們也許會感受深一些。

現在中文科又決定重新引入範文了……吳局長剛示範範文用法,效果如何?

2014年1月20日 星期一

朋友,你試過朗誦嗎?

早前梁同學的"特別朗誦技巧",惹來網民們熱烈討論。但朋友們,你們實際試過朗誦甚或參與比賽嗎?

回想中學時受老師邀請(通常不會拒絕吧)代表學校參加校際朗誦節,誦材到手後便得一輪忙了。直至比賽前每週的上學天,至少兩三天放學後的時間都得騰空出來,初期是與老師一起研究誦材,後期當然是練習如何演繹出來,有時練習至五六時,回家還得努力溫習和做家課,欠家課要罰留堂的話便會失去練習的機會了。

背誦誦材前先得翻查字典,甚至其他古籍,看看那一字一句的讀法──英文和普通話也許很必然,但粵語也是必要的。有時一字多義,配以不同詞組,發音便即不同。還幸那時候老師們基礎紥實,給予良好的指導,讓自己的文字水平提高不少。

辨好如何發音了,便得研究如何恰如其分地表達出來。詩詞歌賦散文短篇,不同文章皆有其意境和內涵,同一篇章內亦有不同節奏,或急或緩、或張或弛、或喜或憂,有激昂的、有歡樂的、有舒泰的……朗讀以外,還得配合眼神、手勢、動作等。不少課後的時間,就在練習將這一大堆的考慮中,不斷將它們建構、修飾,有時覺得不對勁時,又得重新建構、修飾……最終磨合出一套師生皆合意的演繹方法,然後將辛苦的成果到比賽場地與參賽者們共同分享。

比賽時也絕不輕鬆。提早到達場地先是一輪的等待,若自己不是頭幾位參賽者,看到其他人的表演,總會驚異為何自己沒想到可以如此演繹,壓力隨之倍增;到自己站出來表演了,總想將多日來的練習成果急急吐出,中間有所缺漏失手,又會回頭影響演出;到自己比賽完畢,又得等其他參加者完成,再待評判計分,即時宣佈結果。那個多兩個小時的光陰,就如一輩子那麼長。

然後,有幸的話,再等待下一場戰役。

在一眾網民嘲諷的背後,也該想想這些技巧是如何以汗水和心力煉成的吧。我想,得出這些結論或評價,亦引起熱烈討論的箇中原因,也很值得細味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