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2月25日 星期二

我們該先教學生學甚麼?

(圖片來源:http://www.flickr.com/photos/yewenyi/300115429/)

在教席難尋的那些日子,也需維持生計,除了邊做代課邊找工作外,有時也會接下一些私人補習的。那些需要補習的學生的「症狀」,大多是成績欠佳,亟待改善而原因不明,也有少量學未專注或資質有限的。不過他們有一個共通點,是學習方向走歪了,不明所以便囫圇吞棗。

每到補習的時段,無論家長還是學生總有個期望,是你能帶來很多額外的練習,讓學生接觸多點題型去應付考試,從而提升成績。題目拿出了,試做一下便知龍鳳:這裡錯了、那裡亂跳步;這邊寫錯單位、那邊遺漏半題……我收窄範圍,指出哪個位置出問題了,著學生多想一下問題所在,不是回應沒問題,便是無言的搖搖頭。到謎底揭開了,搖頭的繼續搖頭,沒問題的便再說「我都不懂嘛!」

細問之下,往往是基礎的知識忘掉了,較高階的技巧搞混了,或正確的概念被扭曲了。當然,我們不能排除這些學生上課不專注,以致未能應付題目,但回心一想,我們教學生的方法或方向,真的能令學生其備解題的能力嗎?

為了應試,不斷操練題目,無可厚非。不過當學生基礎知識不穩固,甚至欠奉時,面對一大堆練習題目也只是徒然。他們欠缺了基本的概念,題目看不明白、解不清晰,下筆疾書也只是胡謅一篇。

無論是教的還是學的,總會盲目相信操練題目的效果,不過對知識內容毫不理解,便著學生一頭栽進題海裡,就真的像強推不諳水性的人下海,早晚會被淹死了。因不懂而害怕做題目,欠缺練習而未能進步,進而繼續害怕學習,惡性循環由此而起。

在現行的評核主導制度下,加上課時不足,老師們都得無奈地側重應試,只花極少時間去處理學生們對內容的理解。這種本末倒置的學習,只會令學生更難掌握課題,學生學不牢,教師教得累,得不償失。完全不顧評核也是不切實際的,不過要讓學生更具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,分清教學的主次及比例是十分重要的。

能否調適教學,讓學生學習得更好,除了心態上的轉變,還需要一些勇氣。如果減少操練而多解釋,有機會幫助到學生的話,你願意改變,並承受隨之而來的風險嗎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